文章摘要
VCI辅助经阴道超声造影评估子宫内膜形态及EMI厚度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
投稿时间:2025-04-25  修订日期:2025-04-25
中文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容积对比成像  经阴道超声造影  子宫内膜形态  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均厚度  诊断
英文关键词: 
作者单位邮编
彭夏敏* 德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618000
摘要点击次数: 3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探究容积对比成像(VCI)辅助经阴道超声造影评估子宫内膜形态及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厚度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93例疑似子宫腺肌病患者,均进行二维经阴道超声以及VCI辅助三维经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子宫腺肌病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等二维超声检查指标,子宫内膜形态、EMI平均厚度、子宫内膜容积等VCI辅助三维经阴道超声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子宫内膜形态与EMI平均厚度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并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结果:93例患者中,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子宫腺肌病62例。子宫腺肌病组和对照组年龄、BMI、孕产史、痛经者数量、子宫内膜厚度、PI、阻力指数(R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VCI辅助三维超声检查指标中,子宫腺肌病组的子宫内膜形态异常比例、EMI平均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容积、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形态与EMI平均厚度均与子宫腺肌病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形态与EMI平均厚度对于诊断子宫腺肌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770,联合检测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62,高于单独检测敏感度为90.32%,特异度72.58%。结论:VCI辅助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评估子宫内膜形态及EMI厚度,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有较高效能。
英文摘要:
      
View Fulltext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