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联合宫腔填塞球囊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投稿时间:2025-04-11  修订日期:2025-04-11
中文关键词: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  产后出血  宫腔填塞球囊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英文关键词: 
作者单位邮编
张红*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淄博,255000 255000
摘要点击次数: 4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宫腔填塞球囊联合方案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9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均行宫腔填塞球囊治疗,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围产期情况(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出血维持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以及母婴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维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GSE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得分低于对照组,GSE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1 min、5 min,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总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为4.44%,较对照组的20.00%更低(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宫腔填塞球囊联合干预,可明显减少围产期出血量,缩短产后出血维持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可有效降低负性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避免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英文摘要:
      
View Fulltext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